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开展首场“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4-27浏览次数:11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等十二部门印发的《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以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手杨浦区大桥街道党群服务站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指导点,以全新的教学形式、生动鲜活的教学内容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422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师生一行40余人来到杨浦滨江,以“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扬帆起航新征程”为主题,以滨江“生活秀带”为教室,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内容,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本次课程的主讲人是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课、思政课特邀讲师徐捷,她是滨江岸线的金牌讲师、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人文行走的导师,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来杨浦滨江考察的亲历者。


徐捷老师带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她深入讲解了滨江工业带的百年变迁,如何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生动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在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前,徐捷老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调研时的讲话。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介绍“人人屋”党群服务驿站时,她介绍了屋子的设计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精神。在滨江岸线上,这样的党群服务站共有9处,服务和功能定位不断升级,让老百姓能够及时感受周到便捷的服务,有效回应了老百姓的诉求,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和幸福感。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对于天华学院的师生来说,不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内容同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推进了天华学院“大思政课”建设,而且让课堂“动起来”,让内容“活起来”,让学生“走起来”、眼睛“亮起来”、耳朵“听起来”,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行动担当时代使命。


天华学院党委书记陆建非表示,作为老上海人,杨浦滨江的变迁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发展的进程而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为杨浦滨江的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相信人民城市在党的领导下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学校将着力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广阔天地中去实践、去锻炼、去感悟,承担起国家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使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校长叶才福表示,我们学校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促进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新思路,推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实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好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落实“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将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副校长龚春蕾表示,学校将以思政课“活力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下大力气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用真功夫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充分凝聚育人大师资,建好课堂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创建优质的“行走的思政课”,依托资源,用好史料,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历史,把道理讲到学生的心坎里,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大讲堂里学习更深刻的大道理,承担更光荣的历史使命。

马院院长周凯波表示,全体思政课教师一定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引导学生成为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大学生,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坚定理想、信守承诺、对人友善、自信自强、优雅睿智、报效国家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彩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教导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今日沿途的党群服务驿站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息、饮水、看书、借伞等贴心服务,处处彰显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张旭表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学生在行走中切实感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喻林萍表示,今天徐捷老师的生动讲解,让师生感受到上海的百年变迁和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应当不断地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善用上海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牛风学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切实感受到了杨浦滨江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就源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遵循了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殷切嘱托。另一方面,也深刻感受到构建“大思政课”的重要性和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把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在教学工作之中。

2020英语(国际)专业学生丁诗彦表示,跟随总书记走过的足迹,一起聆听了杨浦滨江“人民至上”的故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的形式,以前都是坐在教室中,而今天我们来到了杨浦滨江,所见所闻所感都是真实的和鲜活的。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我会永远记住,我也会讲给身边的同学听。

2022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李婕表示,今天的课更像是一场浪漫与历史的碰撞,穿越的不只是滨江的长廊,更是上海的百年变迁。本次实践课,与我以前在思政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相结合,让我对理论有了更全面更具体更立体的感受。我希望这样的课程可以多开展几次。

2022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郝嘉聿表示,聆听徐老师的讲述,仿佛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我们身旁,作为天华学子,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定会将“为做人而学习”的校训践行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WeChat_20230427174432.mp4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97月正式成立,接受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双重领导。马院获得过国家级奖项4项,市级奖项8项。多次举办思政课建设沙龙、学术研讨会、上海市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在上海市民办高校马院中颇具影响力。今年,马院党政领导、教授、教学名师和优秀学生,共同组建了一支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团,面向市民群众宣讲,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更广泛地传播“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