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开展专题讲座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3-09浏览次数:12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计划开展教师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培训,邀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专家来校开展系列讲座。20213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来校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首场讲座,主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复杂性问题的剖析”。本场讲座由马院教师沈尚武主持,副院长丁彩霞及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加。

讲座伊始,黄教授从东方与西方、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种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表现进行了多元阐释。黄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初产生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20年代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并在其指导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许多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从未提出和解决过的问题。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使命的关键,便是在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顺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期,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并在20世纪及21世纪对中国、对世界发挥了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黄力之教授讲座现场

黄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中国共产党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的学习,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拘泥于经典文本,以创造性的中国智慧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复杂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集中表现,如青年的毛泽东就是因为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资本论》等原典阅读给予充分重视,并结合二手文献,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但是应意识到,要从中华民族实际需要出发,“离经而不叛道”,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对接。正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者既要重视“本本”,但是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教条主义。如果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黄教授指出,21世纪的今天,人类不仅面临着创造美好未来的解放问题,而且面临着守护人类生存的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思考和推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要直面人类的生死存亡,维系人类的共存共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


马院教师与黄力之教授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就理论学习、原典阅读、课题申报、教学难点等一系列问题与黄教授展开了热烈交流。大家表示,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用切实行动进一步学习、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彰显新时代的真理精神